话说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终于到达灵山,修成正果取得真经,腾云驾雾准备返回东土大唐传承大乘佛法,此时如来佛掐指一算,九九八
话说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终于到达灵山,修成正果取得真经,腾云驾雾准备返回东土大唐传承大乘佛法,此时如来佛掐指一算,九九八十一难似乎还差一难,于是大手一挥,师徒四人空云端坠下。爬起后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通天大河,四人不仅浮想联翩,聊起当时第一次来到通天河时有幸遇到一只老龟将他们驼到对岸去了。正说间,河中心冒出一黑色小丘,朝岸边缓缓移动。
师徒四人定睛一看果真是当年的老龟,高兴地连忙答谢,跳上龟壳开始过河。四人一龟有说有笑,叙起旧来,到了河心时,老龟突然说:“哎对了,那会儿我叫你们见了佛祖之后帮我个小忙,问问我还能活多少年,怎么说”?
“原来那长老自到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问得老鼋年寿,无言可答,却又不敢欺,打诳语,沉吟半晌,不曾答应”。简单来说就是,我忘了,我一堆正事哪还记得你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
好嘛!这可惹恼了老龟,他潜入河底,师徒四人连着几箱子经书在内全都落在河里,泡了个面目全非。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从河里把经书打捞上来,摊在河滩上晒了半天。那么问题来了,唐僧是如来选中的得道高僧,历经八十次劫难来到了圣山,对于将他们驼过河的一只善良的老龟,他怎么会轻易忘掉自己的承诺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仔细回忆。
在《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中,师徒四人跋山涉水终于到了灵山脚下,唐僧披上当年观音送给他的锦囊袈裟,戴了毗卢帽,手持锡杖,受那金顶大仙的指引一路向灵山行进。“不上五六里,见一活水,滚浪飞流,约有八九里宽阔,四无人迹”,唐僧见没有过河的办法,边说是不是金顶大仙指错了路。孙悟空抬眼望去,远处有座桥,四人马上前去,发现是一根独木桥,桥边写着“凌云渡”。
“悟空,这桥不是人走的,我们别寻路径去来”,唐僧望着这根又细又滑的独木桥,桥下是奔腾不息的河水,似乎有万丈深,不禁胆战心惊起来。八戒和沙僧在一旁也吓得不轻,悟空拖着八戒便要过河。
八戒连忙卧倒在地,“滑!滑!滑!走不得!你饶我罢!让我驾风雾过去!”悟空不许,这是灵山,灵鹫峰下岂能随便使用法术?于是两人在桥边拉拉扯扯,闹腾起来。
唐僧回头一看,下游有人撑船上来,叫道“上渡,上渡”。悟空和八戒安静下来,向下游瞧去。等船儿越来越近,才发现是一只没有底的船。唐僧又害怕了,问他这没有底的船做么坐?孙悟空有火眼金睛早就发现了撑船的其实是接引佛祖,便对唐僧说:“师父,上船去,他这船儿虽是无底,却稳。纵有风浪,也不得翻”。说完叉着师父往上一推,师父跌坐在水里,船夫一把车漆,这才站稳。
这时候,船底下突然出现一个死尸,唐僧吓坏了。悟空对他说,:“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和沙僧也齐声说道:“是你是你”。撑船的船夫也说,“是你是你,可喜可贺”。“脱却胞胎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唐僧本事如来座下二徒弟金蝉子,经历这一番苦难之后终于赎清前世罪过,脱胎换骨修成正果,而他的肉身,已经随着河水流去了。
看到这儿,大家也许明白了。在佛祖面前,师徒纷纷受封,而金蝉子也终于回归了原身,因此,返回东土大唐、从云端跌落的其实是金蝉子,至于唐僧在如来佛祖坐下有没有问老龟的阳寿,金蝉子也许是真的忘记了。
还有人说,九九八十一难是如来佛祖早就设计好的,不会轻易就忘掉一难,所以师徒因为忘记帮忙而落水也是必有的劫难,唐僧西行取经乃是如来指定,做的是普渡众生的大事,“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所以,老龟以唐僧忘记帮忙为由致他落水是表面上的原因,实际上是帮他完成最后一难。至于他的阳寿,帮助唐僧渡河也是大功一件,还用得着担心寿命吗?
TAG:灵山,悟空,如来,通天河